错综复杂结缔组织病与肿瘤
↑点击上方“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加 结缔组织病合并肿瘤并不少见,即使结缔组织病诊断明确,对于其不能解释的一些症状,需考虑同时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结缔组织病与肿瘤关系密切:
1.结缔组织病和肿瘤并发,包括治疗结缔组织病的药物导致肿瘤。有研究报道,红斑狼疮并发肿瘤发生率为:0.7%——11.4%,系统性硬化发生率为8.33%,干燥综合症发生率为6%,肌炎发生率为15%。合并肿瘤类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网状组织系统肿瘤,实体肿瘤。干燥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硬化症:肺癌、消化道肿瘤。肺癌等。肌炎:上皮性肿瘤,乳腺癌、胃癌、肺癌等。类风湿关节炎:恶性淋巴瘤。
2.有着结缔组织病症状的肿瘤,包括副癌综合征,肿瘤直接浸润。副癌综合征表现为:多关节受累,不对称,隐痛或胀痛,可伴关节肿胀及短时晨僵。影像学正常。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可缓解症状,但病程持续,逐渐加重,根治原发肿瘤后疼痛可缓解。肿瘤直接浸润:腰背痛隐痛,渐为锥痛,剧烈持续性疼痛,影像学有异常。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需麻醉性镇痛药短时缓解。
常见结缔组织病与肿瘤关系
1、SLE与肿瘤:
发病机理:1.共同的发病机制:病毒感染、环境、遗传因素等。2.肿瘤细胞分泌某些物质,引起自身的免疫应答或机体对抗肿瘤的同时出现自身组织的交叉反应。3.免疫功能紊乱:结缔组织病因天然免疫耐受性被打破而发生自身免疫应答,肿瘤逃逸了机体免疫功能的杀伤作用而在体内快速成长。
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及血液、泌尿、消化道症状等,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警惕其潜在长期的副作用。
2、干燥综合征与肿瘤:
淋巴瘤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44倍。良性增殖的B淋巴细胞在其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增殖,导致相应阶段恶性肿瘤的发生。
预测因素:高球蛋白血症转为正常或低球蛋白血症,IgM突然降低。自身抗体消失,RF滴度降低。病程长,外分泌腺体、淋巴结、脾脏高度肿大,质地硬,近期迅速增大---MALT淋巴瘤。多克隆球蛋白转为单克隆。早期诊断:唇线活检可帮助诊断。治疗:早期腺体MALT型淋巴瘤:肿瘤及周边手术切除;如局部浸润放疗;如有转移行化疗。全身淋巴瘤:R-CHOP方案。
3、硬皮病与肿瘤:
继发肿瘤发生率为:3-7%,以腺癌多见,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最多见。病程:腺癌多于硬皮病10年后发病。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多发生在硬皮病发病后3年内。
发病机理:与慢性纤维化有关,尤为皮肤、肺和胃肠道的肿瘤。在病变部位有广泛免疫复合物沉积,也可能是与异常的免疫反应有关,在缺乏免疫监护、病变组织结构异常使对致癌物的清除力受损,上皮细胞增生增加了恶性变得敏感性等多种机制。
4、硬皮病与肿瘤:
女性患者在硬皮病后的前5年应每年进行一次乳房和早期胸部肿瘤的X线检查,并应持续下去。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者,在第五年后应每年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有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远端梗阻的患者应进行胃镜检查并活检取材。对曾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进行血液和内科的长期严密随访。
5、肌炎、皮肌炎与肿瘤:
女性:乳腺癌、卵巢癌高。
男性:肺癌、鼻咽癌高。
肿瘤类型随地理位置和种族不同而不同。
肿瘤在肌炎、皮肌炎诊断前后4年,多为1年内出现,肿瘤多在后发现。肌炎较皮肌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高。
高危因素:1.年龄与性别,大于45岁男性多见。45-50岁时DM合并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14-45岁是PM合并肿瘤的好发年龄段。2.恶性红斑:皮肤异色症基础上的红斑呈淡红色。3.无肌病症状,皮损严重,如皮肤坏死、非瘢痕性脱发、水疱或大疱等。4.伴系统损害或缺乏雷诺现象者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5.肿瘤标志物、血沉及磷酸肌酸激酶检测。6.正规激素治疗病情反复的难治性患者需警惕。7.自身抗体(抗Jo-1,抗Ku抗体,抗PM-SCL抗体)阴性。
白癜风如何根治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上一篇文章: 结缔组织病微课堂皮肤型红斑狼疮指南解读
- 下一篇文章: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之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