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免疫遗传学的最新认识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全球范围的患病率高达0.5%~1.5%,中国为0.29%~0.77%。SS以累及涎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证据支持环境、遗传等多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导致发病。
遗传因素在S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且SS与多种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在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上存在显著交叉重叠。有鉴于此,我们选择多个SLE和RA相关基因的单核酸多态性(SNP),运用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余例SS及匹配健康对照的DNA样本进行分析,发现TNFSF4(rs、rs和rs)和FAMA-BLK(rs、rs、rs、rs和rs)基因的多个SNP位点与SS密切相关。该结果支持SS与SLE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并被一项欧美的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GWAS)研究证实。
为了全面认识SS的基因多态性,我们率先运用GWAS方法研究了中国汉族SS患者。使用针对中国汉族人群定制的SNP分型芯片,我们在例SS和例健康对照中发现18个差异显著的SNP位点;通过例SS和例健康对照进一步验证,发现GTF2I(rs)、STAT4(rs)、TNFAIP3(rs)、HLA-DRB1(rs)和HLA-DPB1(rs)基因的SNP位点与SS密切相关。其中,HLA-DRB1和HLA-DPB1证实了早期的HLA研究结果;STAT4和TNFAIP3的结果被同期的一项欧美人群的GWAS研究证实,并进一步支持SS与SLE、RA在免疫遗传学上的密切关系;GTF2I被中国的一项候选基因研究进一步证实,是首次报道为SS或自身免疫病的易感基因位点。
通过这些SS遗传学研究,促进了对SS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认识。HLA-DRB1和HLA-DPB1等基因提示SS患者的抗原递呈存在一定偏向性,这些MHCⅡ类分子可能更有效的递呈SS相关靶抗原,对其抗原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确定SS的主要自身抗原。
STAT4是I型干扰素通路和T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而SS存在与SLE类似的“I型干扰素标签”,以及T细胞过度活化。TNFAIP3是NF-kB通路的重要分子,而后者是重要的炎症通路。FAMA-BLK基因编码BLK蛋白是B细胞发育分化的重要分子,其多态性异常可能导致B细胞异常活化。GTF2I编码转录因子Iii,有研究报道,可能调控B细胞和T细胞活化,但具体通路不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促进了对SS这类复杂疾病遗传学的研究,加深对SS发病机制的认识,并有力推动SS的诊断、治疗的进步。
以上信息来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授权转发
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上一篇文章: 只有34岁,医生捐献器官救6人脑干出血
- 下一篇文章: 西京医院风湿免疫大讲堂六干燥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