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手卫生是减少感染的一个基本措施
尽管实施手部卫生的行为很简单
但卫生保健工作者的依从率不高
------是全球性的一个难题。
一、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
1.WHO在14个国家55家医院调查显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平均8.7%。
2.美国至少有万/年、英国有32万多/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一种或多种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死亡分别为8万/年和例/年。
3.全世界至少1/4的ICU患者住院期间被感染。发展中国家可能高达1/2。
4.在美国,因这些感染,每年大约45~57亿美元的额外花费。在英国,每年花去国民卫生服务经费10亿英镑。在泰国,医院要用年预算的10%来处理感染。在墨西哥,这些花费占卫生部总预算的70%。
世卫组织卫生保健中的手部卫生准则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个基本条件。
ICU病房因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力差,有创监测多,病房内医疗仪器设备多,空间密闭,医护人员操作仪器频繁,观察病情细致,所以ICU内医护人员不仅要近距离贴近病人。而且要经常往返于不同病人之间,因此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携带特殊耐药菌
?共用呼吸机治疗、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污染。
三、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认真洗手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个“C”(Clean 清洁)
清洁的双手
清洁的操作过程-遵循无菌操作技术、遵循操作程序
清洁的产品-所用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相关证书。复用物品须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或灭菌。
清洁的环境-环境整洁,物表染菌量少。“脏乱是院感管理的大敌”
清洁的设备-医疗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相关证书。按要求作好清洗、消毒或灭菌,作好维护。
四、清洁双手
?许多资料表明,院感的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往往与手部细菌一致。
?医务人员手部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耐药菌)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的单一因素。
?洗手是防止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是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
(一)医院感染的关系
1、手部细菌:与医院感染均有密切的关系
?常居菌:菌群失调时导致感染。
?暂居菌: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2、医院感染
?通过洗手,可有效降低手部细菌: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8。
?手消毒:减少常居菌的数量。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ICU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手是ICU是引起ICU医院感染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医院医院感染暴发的重要媒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部卫生被视为预防病原体传播的基石
不同MDR-GNB防控方法的有效性与推荐
Carebundle1
马绍磊等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年7月至年6月发表的加强手卫生对VAP发病率影响的临床研究:加强手卫生前后VAP发病率分别为39.5/个机械通气日和19.5/个机械通气日.显示加强手卫生可降低VAP发病率29.8%~65.5%,平均50.6%。
李六亿等研究发现,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ICU的VAP从27‰降低到17‰。
卢昌碧报道: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能显著减少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病原菌种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资料:1.马绍磊等;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6(5):-
2..李六亿郭燕红.中国护理管理,9,9(6):5-6
3.卢昌碧.中国医药指南.;(36):17-18
3.手医院感染
年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ListerJ)研究发现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
年Semmelweis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采用漂白粉水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降到3%。感染暴发调查证实感染伴随洗手依从性的低下。
参考文献:1.WHOGuidelinesonHandHygieneinHealthCare.WHO,7.
2.贾会学.中国护理管理,9,9(6):6-8
现代流行病学之父、手卫生创始人
Semmelweis-最早将手卫生措施用于预防感染的人,他改变了一种历史性的错误认识,拯救了许多母亲的生命。
4、改善手部卫生的益处
(1)减少由院内感染引起的疾病负担。
(2)具有成本效益。潜在利益超过其花费。如用含酒精干性洗手液每年能防止8.5例肺炎或3.5例血源性感染。PittetD发现总费用不到治疗院内感染所花费用的1%。国内研究:手卫生成本仅为因院感而增加的经济损失的5%左右。且可减少院感的发生和暴发,减轻患者痛苦、挽救生命,医院生存与发展、社会安全和稳定,具有很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世卫组织卫生保健中的手部卫生准则
2.PittetD.InfectionControlandHospital.Epidemiology,4,25:-
3.赵秀莉,任军红,贾会学,等.中国护理管理,9,9(6):14-16
- 上一篇文章: 缺乏维生素C五大症状,你有吗
- 下一篇文章: 精华各种肾病的分类,从来没有这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