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脑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

时间:2016-11-23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概况

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2—10%(20%~40%),其中肺癌脑转移占40%~60%;。

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约占80%。

分型:颅内肿瘤分脑实质、硬脑膜外、穹窿和软脑膜四型。多为脑实质型。

原发病灶:原发癌多为肺癌,女性常为乳癌。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癌(40---50%)、乳腺癌(15---25%)、黑色素瘤(5---25%)、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等。

转移方式:以血行转移最常见。

部位:好发于顶、枕叶,这与肿瘤栓子较易进入大脑中动脉末梢分支有关,也可发生在小脑,但脑干少见。80%见于大脑半球的皮质及皮质下区(多位于皮质髓质交界区),80%位于幕上,80%为多发。

分布特点:

1、血管分布:由于幕上脑组织接受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双重血供,血供丰富。

2、血液分布:受脑内动脉血液供应特殊性的影响,大脑皮层的血供为皮层下白质的3~4倍,故在解剖结构上供血动脉在灰、白质界面上突然变细,使转移瘤栓大多被阻于此。

3、体积:同时幕上组织的体积也较幕下的大得多。

4、易侵性:血行转移的肿瘤栓子较易进入大脑中动脉末梢分支。

病理

数目:脑转移瘤常为多发,尸检占2/3,也可为单发。

大体:呈球形,偶为不规则形。虽无包膜,但与脑实质有清楚分界。

肿瘤中心: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常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少数可见肿瘤内钙化。

肿瘤周围:多数水肿明显

肿瘤血供:多数较丰富,肿瘤内的血管结构与原发肿瘤类似。

影像表现

一、CT表现

1、形状: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环形、结节状、常为多形并存。

2、密度:可呈高、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或低密度病灶多见;可略高密度或囊性肿块,囊内可有结节。

3、数目:与原发肿瘤及其组织细胞学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60---80%病例为多发,对转移瘤较为特征。

4、大小:数mm---余mm。

小者为实性结节;

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

5、部位:肿瘤较小,多位于大脑半球皮质或皮质下区,也可见于大脑深部、丘脑、小脑和脑干。

6、脑水肿:明显。87%有脑水肿,小肿瘤大水肿为转移瘤的特征(指状水肿)。

水肿分度:年王金林等分为四个等级。

无水肿;轻度,水肿长度小于肿瘤直径的1/4;中度,水肿长度小于肿瘤直径1/2;重度,水肿长度大于肿瘤直径的1/2;

7、肿瘤出血:则于病灶中出现高密度区或液面。

8、脑膜转移(癌性脑膜炎):多呈局部增厚、结节、双面凸透镜状。正常或脑池、脑沟密度增高和脑积水。硬膜下血肿伴新鲜出血样改变。

9、颅骨转移:颅骨内外板及板障结构破坏,呈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界清楚,规则或不规则。

10、增强

脑转移瘤:94%有增强。多呈环状、结节状、斑片状强化。

坏死、出血组织:示环内无强化的低密度区。

混合型强化:多发病灶,可呈≧2种。

脑膜转移瘤:

室管膜:则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表现较为特征。

软脑膜: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状强化。

大脑镰、小脑幕:也可呈不规则强化。二、MRI表现

1、信号:

T1WI:实质性等低信号,囊性低信号,或不规则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

T2WI:等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多呈囊实性或囊性病灶,实性病灶常伴有坏死、出血及囊变,呈多样性信号变化。

FLAIR:呈高信号。由于抑制了脑脊液信号,能更清楚地显示病灶。

DWI:形式多样,呈片样高信号、环状、高低混杂信号。呈多种形态混合的特点。

2、形状:具多样性。

可呈结节状、环状、囊状、年轮状的病灶同时存在。

这种形态“多样性”可能与肿瘤多半伴有坏死相关,钙化少见。

3、瘤周水肿:指状水肿:多数明显,大片状,中度—重度水肿多见。“小病灶,大水肿”。

4、强化:

转移瘤:实性瘤体明显均匀强化;坏死囊变示环形、不规则结节状强化。瘤体的境界清楚,可准确区分瘤体与周围的脑水肿。转移灶不会发生强化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表现。

多无血脑屏障:环壁及壁结节呈中等程度强化,但多不均匀;环内容物为坏死组织、出血、囊变等,因而增强后无强化。

无包膜:呈膨胀性生长。

壁结节:其外缘较光整清晰而环壁厚薄不一,显示壁结节。

脐样凹陷:与壁结节相对固定不易向外膨胀,而余壁相对较薄易向外膨胀有关。

三、不同原发肿瘤脑转移相对特性

(1)肺癌:以腺癌最易发生转移。

腺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通常为高密度结节或环状病变,有均一强化,水肿大小不一。

鳞癌:通常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并有薄的环状强化,半数为单发。

(2)乳腺癌:10—15%发生脑转移,87%在脑内,余者在硬膜外或软脑膜。

单发:占70%。其中20%有肿瘤内囊变。单发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并有均一或环状强化。

多发:为等密度肿块并强化。(3)黑色素瘤:尸检75%有颅内转移。

单发:为40%。额叶最常见,其次为后颅凹。单发70%为高密度,25%为低密度,5%为等密度。

多发:约60%。60%为等密度。

(4)绒毛膜癌:10%有脑转移。平扫高密度代表肿瘤出血,并可发生肿瘤强化,周围有广泛明显脑水肿。

鉴别诊断

脑脓肿:壁较薄,厚度较均匀,增强扫描环形均匀强化,DWI病变中心呈高信号。

脑结核瘤: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等密度、稍高密度病变,边界不清,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壁较薄,规则或不规则。

脑囊虫:病灶较小、直径多不超过1cm,头节是其典型征象。临床病史有助于鉴别。

版权声明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by/172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