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百年二院middot塞上

时间:2021-6-21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第十一期

杜光勇:光操“头等大事”勇探“生命禁区”

——记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杜光勇

1

大脑--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结构复杂、分区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神经外科也因此成为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一台神经外科手术往往持续3-8小时,而手术刀下的战场只在毫厘之间……

在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23年坚守临床一线,带领团队勇闯生命禁区,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填补了榆林市神经外科医疗领域的多项空白,患者视他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的名字在古城榆林几乎是家喻户晓,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杜光勇。

杜光勇,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医学与健康促进专委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整合医学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卫生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榆林市微创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榆林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神经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榆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医疗组专家;榆林市优秀科技专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第七届陕西青年科技奖;榆林市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榆林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首届“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三届榆林市青年科技奖;“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第十届“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榆林市一五二人才”(第二层次);榆林市第四届科技调研成果一等奖。在各类杂志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有3篇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完成医学论著1部。

擅长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高血压脑出血,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和小儿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能熟练完成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底等复杂部位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介入和手术治疗;其他先天性颅脑疾病如小脑扁桃体下疝、脑积水等的手术治疗。

信任源于责任

医学源于爱与信仰,更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杜光勇常说:“能做手术、会做手术并不难,但那仅仅是一个手术匠,匠者冰冷,而医学是有温度的,唯有做一名温暖的医生才能称之为医者,方可谓仁心。用最小的创伤、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佳的治疗效果,既要挽救患者生命,也要降低患者残障可能,同时防止并发症发生。”

常年在头颅上“微雕”,在刀尖上“曼舞”,23年临床工作生涯中,杜光勇主刀颅脑手术数千例,患者从出生1天的新生儿到接近百岁的老人,他的团队开展的部分手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救治了一例又一例患者,拯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获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果敢、周密、自信、坚持是同仁和患者对他的评价,“光爱病人,永(勇)似亲人”这是一个患者对医者由衷的赞誉,而“上联:光操天下头等大事,下联:勇做人间顶上功夫,横批:杜绝失手”这副藏头联,更是一个患者对医者的称赞。但对杜光勇来说,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性命托付的责任,让他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有一种更强烈的行动自觉。

屡创生命奇迹

年,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因脑干出合并自主呼吸停止13小时由外院紧急转入我院治疗,杜光勇带领团队迅速对病人施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经过几小时的积极救治,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生命体征渐趋于平稳,最终顺利治愈。杜光勇说:“一般脑干出血5毫升以上就属于大量出血,患者生存的希望不足1%,何况该患者的出血量高达20毫升,自主呼吸已经停止,施行手术救治的难度与风险很大。”这次手术被同行们认为是一个奇迹,并以个案报道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一名脑干大量出血患者自主呼吸停止5小时,外院已放弃治疗,榆林二院开通生命绿色急救通道,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经杜光勇带领团队急诊行后正中入路脑干血肿清除+后颅窝减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恢复,这是继年成功抢救脑干大量出血合并自主呼吸停止13小时患者后再创生命奇迹。

多年来,杜光勇带领团队开展脑干出血手术近30例,治愈好转率达93.3%,从手术开展总数及疗效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勇攀医学高峰

医生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他乐此不疲,每天都在为挽救生命而自豪,连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by/1288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