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求情字条刷爆朋友圈,问题来了住院违
近日,一张照片在网上热传。
警察叔叔:您好!
我爸爸自9月14日就脑干出血
医院抢救,无法来挪车子
请求您不要贴罚单
医院的费用真的太高了
我们的小家已很难承担
再加上罚款
请求您通容(融)!
一辆面包车停放在一条看起来并不宽的巷子里,前挡风玻璃上贴着一张字条,留言的是车主的女儿。
原来,这辆车是违停,但车主却因脑干出血医院抢救。
“当时周边违停车上都有罚单,这辆车上没有”
记者注意到,写字条的时间是9月23日。据悉,车当时停在山阴路附近,留字条的,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
记者辗转联系到拍摄照片的南京市民盛先生,他说,照片是10月12日拍的,自己办事路过看到的。
▲胡先生的面包车违停在山阴路1号大院附近,挡风玻璃上贴着女儿写的求情字条。
这条巷子是单行线,本身就比较窄,有不少车辆违停。一路走过去,违停的车上都贴了罚单,只有这辆面包车上贴着一张很大的字条,出于好奇他就上去看了看,看完心里挺感慨的。留言条上的字,应该是未成年的孩子,能想象到一个小女孩突然遭遇家里变故时的担忧。
盛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周边其他违停车上都贴有罚单,但是这辆车上确实没看到,心里还挺感动的,觉得交警人性化执法,他当时就拍摄了照片并发到了朋友圈里。"很多朋友问我是真的假的?我说真的,亲眼看见的。也有朋友质疑是不是为了躲避处罚而编的故事,但我觉得不像。"
10月13日下午,记者根据线索赶到当初面包车停放的地点时,发现车辆不见了。
女孩父亲脑干出血,捡回一条命
10月13日晚上,医院住院病房见到了面包车车主胡先生和他的妻子蔡女士。因为生病,胡先生现在右半边身体没有知觉,说话也不太清楚。
9月14日那天,早上起床后胡先生有些头晕,膀子也使不上力,于是在妻子陪同下,医院检查。刚拍完CT,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呢,突然就瘫倒了,送进了抢救室,之后昏迷了好几天,医生说是脑干出血,还下了病危通知单。后来,胡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医院。"他病了我着急,也没想到车,后来有天回家,想起来车还停在路边,我赶紧过去看看,发现车上已经贴了好几张罚单。"蔡女士说。
胡先生是做净水机安装和维修的,生意不是很多,买这辆面包车是方便运货。据了解,夫妻俩的收入都不高,蔡女士打零工,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收入是四五千元。
因为家里没其他人会开车,于是蔡女士就赶紧跟女儿说,“我们写个字条,把情况说明一下,我们不是故意违停的。”
暖心:女儿很懂事,鼓励爸爸要坚强
记者了解到,女儿囡囡(化名)今年16周岁,上高二。
刚开始家人没敢告诉囡囡她爸爸生病。"我不想让她看到我这么狼狈的样子,也怕影响她学习,"胡先生断断续续地说。
后来家人只好说,爸爸身体不舒服,在医院里,过几天就好了……
▲胡医院病房,已脱离生命危险,妻子在一旁照顾他。
“小姑娘也很执着,一定要来看爸爸。”还住在抢救室的时候,家属不能进去陪,但每天早上6点,会有保洁进去打扫,护士说那时可以进去一会儿。有一天女儿凌晨4点就起床,在病房门口等着,就为了能有几分钟进去看一眼……
"她鼓励我要坚强,加油恢复,她也会努力学习。"胡先生说道。"嘴上说不要女儿来,实际上每次女儿来他都很精神,特别高兴,"蔡女士笑着说,"父女俩一个样,嘴犟。"
小姑娘告诉记者,"医生都说是个奇迹,本来爸爸有些灰心,但是后来我和妈妈都说不会放弃他,他就特别坚强,我觉得爸爸是个英雄"。
囡囡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囡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分班时成绩在班里排第一。"最近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是能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很不容易。"
有人说
违停一律处罚,要维护法律尊严
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违法且逃避处罚的理由
也有人认为
父亲重病让家庭困难重重
且车主并未有意违停
交警应该放一马
这件事就发生在南京
南京交警是怎么做的呢?
该罚的罚该帮的帮针对这件事,南京交警五大队进行了调查:情况属实。
10月13日中午,交警五大队相医院,告知胡某,请他提供可以停放车辆的地方,警察帮忙开过去。
胡某妻子对警察上门告知表示感谢,当日下午她便联系朋友将车移走。尽管胡某因患病无法移动车辆,但违停及影响通行是客观存在的。
情况调查清楚后
南京交警五大队是这样做的——
该罚的罚,该帮的帮
根据规定
在支路街巷的违停,罚款50元不记分
在得知胡某一家三口
挤住在十几平方米的筒子楼内,
因为治疗费高,
生活陷入困境。
民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主动捐款。
在依法处罚违停的同时
10月14日中午
民警们为车主捐款了元
医院慰问
车主住院违规停车,交警该不该贴条?严于执法,还是宽于人情,这一法治悖论,在南京一张违停请求贴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1
该不该罚,这是一个问题。
“以人为本”成了不该罚的最大理由。网友“Sarah小小雪”说:“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再说了,罚款只是惩罚不是目的。”
网友“嗨桃子妈”也认同罚款不是目的:“既然现在应该受到惩罚的人因生病无法来改正其犯下的错误时,我们执法部门应该特事特办,先行联系家属,看看能不能停在其他该停的地方。”
相比于罚款,他们认为更应该解决问题。“悠悠酱油党”质问:“为什么一定要处罚呢?直接拖车拖走不就行了?”
网友“郑煜磊”支持特事特办,建议可以在车主出院后进行教育,“罚也有很多种,不一定要罚款。”
另一派人却反对“你弱你有理”,坚持要罚款。
网友“梦里是傻”分析说:“法律作为强制性措施,一旦倾斜,倾向弱势群体,是很麻烦的。此事不在乎人情,在乎正义。要维护大部分人的权益,是法律的工作,要维护弱势群体,那要靠慈善。错了就是错了,法律就是法律。罪名法定,绝不能因为‘弱’而改变罪名,甚至要法律作出让步。”
网友“炸毛的飞儿炸毛”表示:“虽然值得同情,但是先例不可开。一旦开了先例,以后人人都这么干,交警还要一个个去核实真假吗?”因此有网友呼吁,不要用道德来绑架法律法规。
网友“夏柑糖”用实例证明了违停的后果,认为不能法外开恩:“之前就有好几次因为小路上违停的车太多,消防车开不进去,导致火灾得不到及时抢救。人情和法律是两码事。”
2
即便在“该罚派”中,罚多罚少也存在争议。
“法不容情,否则,家家都有难处,都可以避免罚单。”网友“牛掰的牛niu”坚持秉公执法。还有网友表示:“因为自己没钱而免于处罚,那干脆水电,煤气也不用收钱了,免费享用吧!”
但更多的人呼吁在惩罚的同时有一些人文关怀。网友“三胖是我兄弟”的观点比较典型:“罚还是要罚,通过别的形式把钱返给他就行了,法也顾,情也顾了。”
网友“三心两意的秋天”则建议:“罚首日违章,免连续违停,即适度处罚。一、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是法律与规则制定的初衷,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本手段,不罚,意味着无原则和放任违法行为。二、适度处罚,是用以区别个体情形和提升法律温度的变通手段。”
但即便如此,仍绕不开新的法治悖论——“罚多没人情,罚少没效果”。网友“蔓纸”说:“既然要罚,那就说明你仍然希望保留罚款的惩戒意义,但你却又要把体现惩戒意义的罚款数额减少到‘象征性’的程度,这难道不是矛盾的吗?”
“行政执法要遵循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遵坚持科学执法、民主执法。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的做法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网友“suelton”认为,这事很考验行政部门的执法能力,希望能够实现执法的合理与合情的统一。
3
出人意料的是,交警在这件事情中也意外“躺枪”。
网友“kingcpj”说出了“标准”的处理套路:“交警先贴罚单,再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帮挪车,再呼吁社会救助。”
还有人认为交警有义务做更多。网友“振保”说:“警察可以考虑直接拖车,不收停车费。”网友“丹江沧海一粟”也认为,交警应该帮助找个免费停车位。
更有甚者,网友“JerryandQunna”认为交警贴条的同时,还应该自己代缴罚款。网友“Rl3e”还说:“交警可以把罚款的钱双倍捐助给这位父亲。罚是因为让他记住违停,捐是让父女知道人间有爱。”
“叫交警帮他家交罚款的是认真的吗?”网友“甜甜的fairy”惊呼:“这才是真的道德绑架啊!难道交警的钱不是辛苦工作挣来的吗?评论这么轻松地打几个字责怪交警,你们怎么不帮他家交罚款?”
4
除了执法难题外,也有舆情质疑车主所谓“正在抢救无法挪车”的理由。
“家里其他人不会开车,可以找人帮忙”“请代驾不复杂”“家里没人开车,可以请交警挪车”……甚至有人在质疑“正在抢救”可能只是一个防罚款的骗局而已。
网友“糯米丸丸丸”却不这么认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突发急病,孩子要上学,母亲要照顾父亲,医院也下了病危通知书,真忙起来谁会想起来挪车的事情?”他觉得,违停确实不对,罚款也应该,但请网友不要只说风凉话。
网友“七个葫芦娃一起飞就是一道彩虹”也说:“对于一个小家庭而言,脑干出血的医疗费用已经无法承担了,还能去找代驾?”
因此,网友“诗丑”感慨:“你不懂他人的生活,你可以选择沉默,而不是唾沫。”
事实上,媒体报道称,车主的家人不会开车,曾想请一个朋友帮忙把车挪走,不料对方也在住院,只能继续违停。如今车辆已被挪走。而交警部门也在协商处理办法。
经过网络的大规模讨论,无论最终罚款与否,主管部门都有充分的理由。关于执法宽紧的讨论,自然是有益且多多益善的,但键盘侠们“异想天开”的想法,还是少一些,再少一些。
(题图设计:邵竞素材来源:视觉中国编辑邮箱:rock.roll
.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上一篇文章: 请求您不要贴罚单违停车辆留求情字条
- 下一篇文章: 父亲违停后突发重病,女儿留条求不贴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