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老年人失眠可升高痴呆风险
研究首次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老年人失眠可显著升高痴呆的发生风险。
以往横断面证据显示,睡眠障碍及认知损伤高发于老年人。老年人中自我报告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0-60%,慢性失眠12-41%。但失眠是否可升高痴呆发生风险,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近日,AlmondesKM等对多项纵向研究做出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旨在评估老年失眠人群中的全因痴呆(all-causedementia)的发生风险,该研究3月8日发表于《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
结果
研究人员从项综述及研究中筛选出5个设计良好的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及逆方差分析法计算了老年失眠人群中的痴呆发生风险,异质性采用Q检验及I2指数评估。结果发现,失眠与全因痴呆存在显著关联(RR=1.53,CI95%1.07-2.18,z=2.36,p=0.02)。分析结果显示出显著的异质性(q值=2.3,p<0.,I2=82%)。
换句话说,该研究首次提供了充足证据,明确表明老年人中失眠可升高痴呆的发生风险。未来在应对老年人群失眠进行早期筛查及管理,以预防痴呆的发生。
图1五项研究中失眠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森林图
失眠可简单表现为一种症状,也可能表现为独立疾病,或者二者兼有,常与其他精神障碍合并发生。失眠具有异质性,不同个体的病因、类型、持续时间不同。持续时间包括急性(至少三个月内每周3次以上)及慢性(六个月及以上)。类型包括睡眠起始失眠、睡眠维持失眠、早醒及以上的混合形式,表现为无恢复性睡眠及低睡眠质量。从病原学上可分为原发性失眠及与其他疾病共病。
过往研究表明,失眠患者在觉醒状态下双侧额叶、左侧颞叶、顶叶及枕叶皮质、丘脑、下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的代谢减退。相反在睡眠期间,上述结构的代谢活动增强。这些脑区参与调解情绪过程及认知功能,因此失眠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升高了精神障碍发生风险,如抑郁及痴呆。
包括失眠在内的各种睡眠障碍,一方面可引起脑病理性改变,另一方面可导致各种认知功能下降,如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共同作用下可能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然而其中的关联尚未在此前的研究中得到充分证实,通常存在多个影响结果的偏倚因素,如长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共病精神及躯体疾病(如糖尿病,已确认为痴呆的危险因素)。
此研究结果与此前少量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年Hahn等研究中曾发现,自述睡眠减少者的全因痴呆发生率升高75%,阿尔茨海默病发生风险升高一倍。鉴于失眠在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率,且普遍观点认为失眠只是一种“小毛病”,不会引起严重损害,更应提高对老年群体中失眠的重视。有效诊断及筛查将有助于预防及延缓老年人痴呆发生,应作为公共卫生目标,并在未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失眠与痴呆之间的关系。
盘点
睡眠那点儿事
睡眠不足的多重危害
文献索引:AlmondesKM,etal.Insomniaandriskofdementiainolderadults: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Mar8;77:-.doi:10./j.jpsychires..02..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 上一篇文章: 执业医师高频考点2000完整版四
- 下一篇文章: 冯小刚的白癜风竟然是宝健调理好的,其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