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作品变产品这场创意大赛总决

时间:2025/1/22来源:疾病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第五届“傅利叶”杯中国康复人创意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张江机器人谷落下帷幕。“把握未来‘手’先开始”团队凭借“多自由度精细辅助手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作品摘得桂冠。

“傅利叶”杯中国康复人创意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表示:“5年来,大赛更专业、更具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康复一线工作者、学生、团体参与到大赛中,参赛作品也更具有临床价值,特别是一些优质的作品变成了产品,甚至实现产业化生产。”

据悉,本届大赛的作品数量再创新高,相较往年,今年处于原型阶段的作品比例明显上升占45%左右,有34%的作品处于设计阶段。决赛的评委来自不同领域,有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有医学工程领域和高校康复领域的专业代表,也有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人,以及擅长产业化的企业家,在产、学、研、用、资等五个方面“把脉”康复医疗创意项目。

傅利叶智能CEO顾捷表示:“第一届大赛的时候,大家都只有一个萌芽期的想法,今年大量作品比较成熟,不仅创意被付诸于图纸,很多已经有了样机,甚至具备市场产品化前景。”

入围十强的决赛作品充分体现了创意多元性,一方面覆盖各个年龄周期,如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理想伴侣——老有所“护”、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辅助机器人;另一方面也涉及人体各种部位,如柔性绳驱自适应性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膝关节分离牵引器等。获得亚军的基于闭环控制的智能拔罐器,则让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同时,参赛作品兼顾了实用性与专业性,冠军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他们的作品“多自由度精细辅助手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充分体现了科技的创新力。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院长敖丽娟充分肯定了整个研发工作,并表示,研发团队特别细致地考虑到拇指的运动控制,能够做到屈伸和外展,“它实现了三个电机控制拇指的三个自由度,这一点在绝大多数的机器人手当中是不太多见的。”

十强选手智新,是一位脑干出血病人,经过5年多的努力终于恢复健康。在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他研究出了一款肢体活动康复系列产品,在4年中帮助了大量病患朋友。他的作品让评委感触颇多,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徐冬艳表示,康复设备未必都需要高大上,脚踏实地的作品也能另辟蹊径,开辟出经济实用比较接地气的一条产品线。

智新表示,“傅利叶”杯为像他一样的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机会,“感谢这个平台,我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帮助更多偏瘫后遗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杨珍莹



转载注明  http://www.pbczw.com/jbbx/1610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脑干出血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