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脑干出血医院判死刑
“妈妈自理,就是我的生活希望”
桂赛搂着母亲说:“妈妈会好的,一定会重新站起来。”
21岁,他憧憬着事业发展,品尝着初恋甜蜜
突然,母亲脑干出血倒下,医院判定活不过一周
他毅然辞职,挑起照顾妈妈的重担
3年后,医生回访,称看到了一个奇迹
昨日,青山区武东街贾岭村桂家咀44号屋前的小院落里,阳光透过树枝洒在人身上,让人感到了初春的暖意。24岁的小伙子桂赛,给靠在床上的母亲袁改元喂过饭后,打来一桶热水给她泡脚,再把她抱到轮椅车上,推到院子里晒太阳。
见有记者前来采访,邻居们一下子围了过来,“这伢真是太好了,对他妈妈照顾得不晓得几周全。他妈有时还发脾气,说他的不是,他虽然气得眼泪直流,但从不顶嘴。”
桂赛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妈妈是个病人,她身子不能动但心里明白。”
“没病之前,她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种田卖菜,里里外外全靠她,病倒后她觉得拖累了儿女,心里不快活,心情不好是理所当然的。我相信妈妈一定会好起来,她能自理,我的生活才有希望。”
桂赛告诉记者,几天前,当年判妈妈“死刑”的医生来我家回访,见到面色红润的母亲,直称这是个奇迹。
年3月21日,贾岭村出了名的干活能手袁改元,从自家菜地里摘了满满两箩筐青菜,准备挑到武东的集市上卖,走到村口时,突然身子一歪倒下了。乡医院抢救,连续13天,她都重度昏迷,如同植物人一般躺在重症监护室里。
远在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工作的丈夫,赶回武汉并四处借钱,医院时,医生却告诉他,人是没有希望了,你家这么困难,不要把钱打水漂,抬回家准备后事吧,病人最多活不过一周。
袁改元浑身插满管子被抬回家里,丈夫和一儿一女站在床头,看着她不知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桂赛跟父亲和妹妹桂柳说,他想辞掉在苏泊尔电器公司的工作,回家专门照顾妈妈。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和正在读大学的妹妹,只能同意桂赛的提议。
家中变故
初恋“失之交臂”
年出生的桂赛,从光谷仪表电子学校毕业后,进入苏泊尔电器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在公司里,他遇到了让他心仪的一位女孩。
他说,那是自己的初恋,每次看到她时,心里就发慌,看不到她时,心里又特别惦记。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她表白。当他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兴奋地在第一时间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儿子周末要带女朋友回家吃饭,多搞点菜。
他与女友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得到双方家长和周围朋友的祝福。正当两人花前月下品尝着恋爱的甜蜜时,不幸降临到了桂赛的头上。
医院看望已成植物人一般的母亲时,她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久,桂赛离开公司,以后他俩只是通过短信偶尔相互问候一下,桂赛说,其实这也是无奈的事,自从他在家里照顾妈妈,就出不了家门,更别说陪她了,他也无法对女友承诺什么。
三年外出
不超十次
桂赛伸给记者看的一双手,全是一层层红肿的冻疮,以至手指不能完全弯曲。躺在床上的妈妈半身不遂,经常大小便失禁。一个冬天,他每天数次在冰冷刺骨的冷水里为母亲搓洗换下的床单、内裤等。
开始的一年,妈妈不能吃饭,只能通过食道管进食,桂赛按村里医务室医生的嘱咐,用大号注射器给她往食道管里注射米汤,用棉签蘸水打湿嘴唇,然后喂药。除了不停地换衣服和床单,他还得不断给她翻身按摩,以防长出褥疮。
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没人帮他搭一把手。桂赛说,从妈妈生病到现在,他三年外出不超过十次,其中最远的一次,是到武昌一个同学家里吃他的喜酒。“那次是妹妹在家替我。”
远在攀枝花的父亲,每月挣元左右,寄回元,这是母亲药费、妹妹学费和一切家庭开支的来源。为此,桂赛要每天抽出时间,到自家5亩田里种菜,除自己吃,再卖一点补贴家用,买回柴米油盐,割一点肉。每次到菜地或到武东的集贸市场,最多不能超过半小时。
也有邻居经常把自家的菜送到他家,他的“孝子”形象,既感动着他们,又让他们唏嘘不已。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还像未断奶的毛毛一样,找父母要这要那,而他天天在艰难地照顾他妈妈,还要养家,太不容易了。”
桂赛脚上穿的棉鞋,是母亲病前手工做的,棉外套是堂弟的旧衣服,贴身旧毛衣是叔叔给的,自从母亲生病后,他跟妹妹再没买过新衣服。
今年已读大四的妹妹桂柳,每天都要在一间麦当劳餐厅打临工,一月所挣元左右,用这笔钱可以为妈妈买些药吃。
桂柳说等毕业了,就在武东附近找一个工作,他要与哥哥共同分担家里的担子,听到妹妹话,桂赛拉起妹妹的手,一脸灿烂地笑了起来。
“桂赛,桂柳,一定要幸福起来啊,一定会幸福的。”
- 上一篇文章: 求扩散为我儿子筹集医疗脑干出血医疗费用
- 下一篇文章: 一名年轻医生在手术台上倒下